無論您是公司、行號或創業者,長奕必能讓您放心安心,讓您專心衝業務。
遠端工作與旅行的平衡:數位遊牧族的趨勢與挑戰
近年來,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s)的生活方式成為全球趨勢。許多外國人選擇一邊工作一邊旅行,只需一台筆記型電腦和網路,即可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對於許多外籍人士來說,台灣更是充滿吸引力的一站:無論是便利的網路基礎設施、豐富的文化體驗,還是相對合理的生活成本,這些都讓台灣成為數位遊牧族的熱門目的地。然而,當外僑在台居住並工作一段時間後,稅務問題成為不得不關注的焦點。
在台居留超過90天:須依規定報繳所得稅
根據台北國稅局的最新提醒,凡是外僑在台灣境內居留超過90天,無論其工作性質或雇主所在地,都必須依照我國《所得稅法》的規定繳納所得稅。例如,先前一名受雇於B國的外國人D君,雖然其薪資直接匯入B國的銀行帳戶,但因其在台居留超過90天,仍須向台灣申報所得稅。最終,D君因未能遵循相關規定,被補徵2022年年度薪資所得4百萬元,並處以68.1萬元的稅款。
外僑在台的所得稅規定:何時需要申報?
根據《所得稅法》第8條的規定,任何外僑在一個課稅年度內於台灣境內居留合計超過90天,其因在台灣境內提供勞務而從境外雇主取得的報酬,均視為台灣來源所得。因此,這些外籍人士需要根據我國的所得稅法進行報稅,即使該筆收入最初來自境外。
這項規定對於數位遊牧族而言相當重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行動裝置的普及,數位遊牧族的工作彈性更大,許多人受雇於國外公司,卻能自由選擇在哪裡工作與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方式也伴隨著特定的稅務責任。例如,如果外籍數位遊牧族人在台灣旅居期間累計超過90天,同時在此期間提供了商務活動、技術服務、管理服務或市場調查等勞務,他們的收入將被視為台灣所得,需依法報繳台灣所得稅。
常見的誤解:外僑在台工作稅務報繳的盲點
國稅局提醒,外僑人士在台提供勞務並居住超過90天時,經常會誤以為只要其雇主位於境外,薪資收入就不屬於台灣來源所得,因而未申報所得稅或錯誤地將其申報為境外所得。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誤解。
台北國稅局舉例指出,2022年,一位受雇於B國公司的外國人士D君被公司派往台灣從事專門技術工作,全年在台居留超過300天。雖然D君的薪資是由B國的公司直接匯入其在B國的銀行帳戶,但這不代表這筆收入不需在台灣申報。由於D君在台的居留時間超過90天,且該薪資所得與其在台提供的勞務有關,這筆收入屬於台灣來源所得,依法必須進行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
國際租稅協定與資訊交換:稅務無所遁形
國稅局強調,台灣與一些國家簽訂有租稅協定,透過國際間的資訊交換機制,國稅局得以掌握外籍人士在境外取得的收入狀況。例如,根據台灣與B國之間的租稅協定,國稅局透過雙邊資訊交換機制,得知D君2022年的薪資收入達4百萬元,因此依法補徵稅額68.1萬元,並處以罰鍰。
目前,台灣已與三個國家簽訂租稅協定並能進行資訊交換,分別為日本、澳洲和英國。這意味著,外籍人士即使在台灣境內取得境外雇主的報酬,這些報酬信息也可能會通過資訊交換被國稅局掌握。外僑在台提供勞務並取得報酬,務必要注意相關的稅務責任,確保遵守台灣的所得稅申報規定。
稅務合規的重要性:外僑在台報稅須知
為了避免被處以罰鍰,外僑人士在台灣居住並工作超過90天者,應特別注意自己是否符合繳納台灣所得稅的義務。根據規定,若外僑在台灣居留期間從境外雇主取得中華民國來源所得,應自行向居留地的國稅局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如有短漏報、未申報或錯誤申報情事,稽徵機關將依法補徵稅款,並處以相應罰鍰。
數位遊牧族在選擇台灣作為工作與生活的目的地時,應該充分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定,確保自身符合當地的稅務合規要求。無論是透過自行申報或尋求專業稅務諮詢服務,掌握報稅的義務與流程都是在台工作的外籍人士所不能忽視的重要事項。
即時線上洽詢
